2025.5.30 15:00 星期五报告会
Assoc. Prof. Chandrani Singh
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
2025-05-27
地震波衰减测量及其对安达曼俯冲带深度变形机制的意义
Assoc. Prof. Chandrani Singh
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
2025.05.30(星期五)15:00,理科二号楼2821
摘要:
俯冲带是全球最具构造活动性的地区之一,其构造过程受到流体分布及其所处压力—温度条件的显著影响。因此,这些区域成为研究随深度变化的地震波衰减特性的理想场所。地震波的衰减特性是描述地下介质物理性质的关键因素。为了对其进行估算,首先需要构建能量衰减机制的物理过程模型。俯冲带中深度不同的物理条件以及整体构造的复杂性,共同驱动其内部的动态地质过程。安达曼地区属于安达曼—尼科巴俯冲带(ANSZ),该带是安达曼—巽他俯冲带北部的一部分,也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。在此区域,印度板块向东南亚/缅甸板块之下俯冲,形成一条长约2200公里的“海沟坡折带”,向北延伸至缅甸弧,向南连接至巽他弧。该构造单元下方的安达曼海内分布着安达曼扩张脊(ASR)。这一复杂的构造环境包含众多走滑和斜向断层,其中以西安达曼断层(WAF)最为显著。此外,岛屿东部还分布有几座火山,如活跃的巴伦火山和休眠的纳孔丹火山。本文提出的地质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安达曼地区复杂的地壳结构,揭示不同深度俯冲地壳的物理状态及其地震波衰减机制。这项研究成果将为评估该地区的地震脆弱性提供重要参考。
报告人简介:
Chandrani Singh,印度理工学院卡拉格布尔分校(IIT Kharagpur)的副教授。拥有巴纳拉斯印度中央大学的地球物理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。2003年,加入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担任研究员,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,之后继续在同一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。2012年,加入IIT Kharagpur,担任助理教授,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多门地球物理课程。目前领导IIT Kharagpur的宽频带地震学研究小组,并成功开展多个科学研究项目。曾获得多个奖项,包括印度科学大会青年科学家奖(2010年)以及在学生时期获得的科学与技术部奖项(2006年)。研究内容包括地震波衰减、岩石圈结构、地震灾害评估、水文建模以及地壳-地幔相互作用。通过观测地震学与先进数据分析的结合,为理解地球过程和地震风险提供了关键的科学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