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.09.22 15:00 星期五报告会
纪晴, 斯坦福大学, 地震环境噪声中来自大气湍流的信号:以飓风登陆事件为例

2023-09-21

地震环境噪声中来自大气湍流的信号:以飓风登陆事件为例

Seismic ambient noise from atmospheric turbulence: A case study on hurricane landfall

纪晴 博士研究生

斯坦福大学

2023.09.22(星期五)15:00,理科二号楼2821

报告摘要:

地震仪器记录到的环境噪声蕴含着大气、海洋、固体地球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。以大气与固体地球之间的耦合为例,研究其机制对于理论分析地震记录中的长周期(~20-300 s)环境噪声、大气次声波信号等有重要意义。本报告聚焦于2012年飓风“艾萨克”(Isaac)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。利用飓风路径周边的地震与次声波监测台站,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“看”到了地震学视角的飓风眼,并揭示不同频段环境噪声的不同来源及其产生机制。利用飓风尺度的物理建模,我们论证这些信号主要由大气与固体地球之间的局域(~ 100 m 1 km)准静态耦合所激发。基于该结果,我们进一步结合大气湍流的数值模拟结果,对观测信号进行解释。垂直分量的观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吻合,而水平分量则由于倾斜信号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。多学科的数据集和研究视角,将进一步促进地震环境噪声的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,同时探索地震数据对于研究各类自然现象的价值与潜力。

报告人简介:

纪晴,斯坦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。2020年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获得本科学位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记录中的环境噪声信号,结合海洋与大气科学,对环境噪声进行观测、物理建模及数值模拟。其他研究课题包括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(DAS)技术进行城市浅层地下结构的环境噪声成像。迄今在SRL, EPSL, GJI等国际期刊,以第一作者身份有3篇论文已发表/在审。